的黎波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1期丨轰炸机发展简史一战二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战争带来沉重的苦难,

和平,是人心所向。

但是,和平,却需要用力量去捍卫。

我是一个航空爱好者,与您一起分享航空的那些事儿。

今天,我们聊一聊航空界的空中堡垒——轰炸机。

01轰炸机的起源

轰炸机是一种重要的空中力量,可携带炸弹、导弹、鱼雷或核武器,实施对敌方军事基地、指挥中心、交通枢纽等重要目标的远程打击。其重要的性能指标包括飞行速度、升限、航程、载弹量、武器系统等。

年,为争夺北非利比亚的殖民利益,意大利与土耳其之间爆发战争。同年11月,意大利的加福蒂中尉驾驶一架单翼机向土军投掷了4枚重约2公斤的榴弹,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对敌实施空中轰炸。

此后,俄国人伊格尔·西科尔斯基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专用轰炸机,并于年首飞成功,其最大飞行速度为千米/小时,升限可达米,航程可至千米,载弹量千克。

(俄国人伊格尔西科尔斯基设计制造的第一架轰炸机)

说起轰炸机,浮现脑海的可能是这样一副画面:机身弹舱开启,自动投掷,弹药点火……

可是,早期的轰炸机竟然投掷的是“飞镖”——这是一种小型箭弹,外观犹如现在的飞镖。如果穿越到一战,或许可以看到这样一副奇特的画面:在约一千米的高空,机组人员从飞机一侧一盒接一盒地往外抛着小飞镖……由于投掷方式的限制,且破坏性有限,这种飞镖形式的炸弹对地面目标并不能形成足够的威慑力。

年,配备有炸弹架、轰炸瞄准器和抛放系统的轰炸机问世。此类轰炸机的结构更加坚固,且不同于早期的轰炸机需要人手投炸弹,飞行员可以利用抛放系统投掷炮弹,效率和准确性更高,威慑性也更强。

02“一战”时期的轰炸机

战争为武器发展注入动力。

一战爆发以后,涌现了多款轰炸机,包括意大利卡普罗尼Ca30轰炸机、德国双发重轰GothaG.系列轰炸机、英国汉德利O/及O/等。不同于飞艇,轰炸机凭借其灵活的机动性,逐渐展现出其独特的空中优势,在支援一线战斗的同时,也使得对敌人后方实施远程打击成为可能。

最早成功实施远程空袭的轰炸机是年服役的德国GothaG.IV双发重型轰炸机。凭借该型轰炸机,德军实施了空袭伦敦的远程打击任务。相比于GothaG系列早期版本GothaG.I侦查轰炸机0.3吨的载弹量,GothaG.IV轰炸机不仅载弹量提升到了0.5吨,时速达公里/小时,升限至米,其自我防卫能力更是随着配备机尾机枪而大大提升,从而避免了被敌方战机咬尾时只能被动挨打的局面。

(德国GothaG.IV轰炸机)

双发重轰GothaG.IV采用早期普遍使用的上下双翼设计,双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起落架的布局形式结构相对简单,但也导致驾驶舱飞行员视野始终处于抬头状态,以至于能够看到的前方跑道视野很少,不便于起飞阶段飞行员的操纵。此外,该型轰炸机发动机与油箱相连,发动机发热严重,在降落时易引起油箱起火,这是该机的重要缺陷。

除了GothaG系列轰炸机,德国还完成了包括巨人FriedrichshafenG系列在内的中型轰炸机的研制。与此同时,欧洲的各方阵营也陆续推出用于摧毁敌方目标的O/、Ca30等轰炸机型。

(德国FriedrichshafenG.III轰炸机)

(德国O/轰炸机)

03“二战”时期的轰炸机

战争为武器迭代更新推波助澜。

随着二战到来,轰炸机也迎来了一次突飞猛进。期间出现的轰炸机翼型普遍采用单翼型式,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也开始出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机型有美国B-17轰炸机、B-29轰炸机,英国蚊式轰炸机,苏联Pe-2型轰炸机,以及德国Gotha-轰炸机。

年,由波音公司研发的B-17轰炸机交付部队,其配备四台发动机,代号“空中堡垒”,航程千米,载弹量2吨。之后,年,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的B-29轰炸机首飞成功,并逐渐取代B-17成为主力战机。其航程可达千米,载弹量9t,采用中单翼平直机翼,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在机背、机腹、机尾共安装有5个炮塔,机身布置有2个弹仓,采用电控投弹装置进行弹药投放,在当时属于技术领先的轰炸机,于年实施了实施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投放任务。

(美国B-29轰炸机)

(美国B-32轰炸机在德州沃斯堡组装,这是二战盟军投入战场的最后一型轰炸机)

年,英国蚊式轰炸机原型机问世,代号mosquito。同样采用中单翼,但起落架仍为后三点式,航程可达千米。年,该机对德国首都柏林成功实施夜间空袭而一举成名。

(英国蚊式轰炸机)

年,第一架喷气式轰炸机Me原型机首飞,轰炸机开启了喷气时代。然而,该型飞机的发动机可靠性并不理想,据统计,由于飞机自身原因导致损失与被敌方击落的数量几乎一样多。但是,Me却凭借制造简便,便于维护,性能优越,配备四台30mmMK加农炮的强劲火力等优势,生产数量远超二战期间生产的其他喷气式飞机,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它是一型十分出色的飞机。

(德国Me喷气式轰炸机)

年,由德国Horten兄弟开始设计研制的Gotha-轰炸机开始崭露头角,它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一款飞翼无尾翼布局型式的飞行器,尽管直至二战结束也未能投入实战使用,且三架原型机也仅保存下其一并流落美国,但Gotha-开先河的设计理念,对新一代轰炸机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德国Gotha-轰炸机)

04结语

早期的轰炸机多为后三点式起落架双翼飞机,载弹量有限且投弹依靠人力,直到二战期间,以B-29为代表的前三点式起落架布局的单翼飞机开始出现,不论是载弹量还是航程等性能都大大提升,更是配备了优良的投弹装置。在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冷战形成的两极格局,促使轰炸机迎来了新的发展,速度、航程、升限等性能指标也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隐身技术的突破为新一代轰炸机的诞生拉开了序幕。

参考文献

《第一次世界大战军机装备全史(—)》

《BomberAircraftsofWorldWarII》

分享航空知识,畅谈蓝天梦想。

我是航空那些事儿,

期待与您一起进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