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黎波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埃及混乱史略从马穆鲁克阿里到纳赛尔萨 [复制链接]

1#

埃及被自己玩坏的历史其实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在之前的两篇

埃及近代衰落前的回光返照: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始末

两个开罗:基督教的福斯塔特与衍生的伊斯兰开罗

都说了一部分,接下来的几回就更细致的说一下他的问题。

*方干*和宗教势力的混乱交错是当今埃及*局的一大特点,这两个因素实际上从马穆鲁克时期就存在了,再往上追溯就要推到法蒂玛王朝。法蒂玛王朝最早是奥贝德拉什叶派领袖在马赫迪亚建立的马格里布*教合一*权,它能够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在易弗利基叶建立相对稳定的*权,也是因为他们误打误撞形成了一套类似绝对君主制的相对集权体制,但是随着东征的活动推进到原图伦王朝的核心区,也就是埃及,这种体制很快就被腐化了。埃及的田产广袤,而这里又没有其他部落酋邦地域的那种头人结构,所以就直接过渡到中央集权的直接征税体制,这种社会关系里最大的变量就是土地兼并,这是一切汉式*治结构的王朝所共同困扰的问题,在东亚王朝和拜占庭那里,这是依靠对外武力征服以消耗弟煮精英资源的一种延缓体制失效的方法,但是如果发生了秾闵漆艺或者*镇叛乱,还是会使得一些地区的基层建制被损坏。如此反复消耗过后,整个体制就彻底崩塌了。

法蒂玛王朝本身机制可以调节的,但是被一个外部事件打断了,那就是十字*东征,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遭到打击后,十字*就彻底有了理由东征了,但是整个东征的过程也很滑稽,很大一部分封建骑士兵力被牵制在流亡的尼西亚帝国对岸的君士坦丁堡与南部的伯罗奔尼撒山地里,在这里建立了众多的西欧形制的公国、伯国和侯国,而在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攻击对象则是叙利亚和巴勒斯坦(菲利斯丁),在这儿离建立了诸如耶路撒冷王国、安条克公国、艾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等一系列骑士据点为核心的封建王国,虽然没有直接威胁到尼罗河三角洲,但是离着西奈半岛这个开罗要冲也是十分近的。

你说这种防御性战争对弟煮精英的物质积累有没有消耗呢?肯定是有的,但是并非只有对他们的消耗,还有别的,那就是对于武士阶层的依赖性增强,在埃及扎根后,法蒂玛王朝的重心就完全甩到东部了,原先在易弗利基叶(近突尼斯)和马格里布打下的祖业就基本被抛弃了,就有点像金朝,一入关,东北的老家就都不管不顾了,而且因为引入了直接征税的那种初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导致他们对于自己故地的统治衰弱,从这一点看,他们和马格里布的关系,实际上反过来了,就这一点看,也很像鲜卑入主中原后的北魏与他们故地上发展起来的柔然之间的关系。

所以他们本身有实力的武人基本没有了,内部还有与弟煮勾连起来的战斗力一般的官*,这本身也是一种叛乱的威胁,所以与其都有叛乱可能,还不如从外面招募一些雇佣*,让他们充任主要的国防*,而本地的部队就降格为治安*,也就是类似于警察、宪兵的作用,对外的国防任务就交给这些人了。所以马穆鲁克人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张千层饼,它和一般的*事将领勾结地方经济精英的叛乱还不一样,它是在法蒂玛哈里发认为内部文武不可信用的基础上产生的。哈里发的思维在富饶的埃及宫闱里变得更倾向于人事*治,而非物权*治,所以在任用外部突厥奴隶*问题上犯了饮鸩止渴的错误,殊不知,这样做并不能真的实现自己重获主动权,而只能让自己更加陷入被动。因为当*事首脑发现自己也能够行使和哈里发一样的权威时,自己就不会满足于隔着哈里发享受自己的利益了,而是取而代之。

但是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也很快衰落了,被突厥的马穆鲁克集团赶下台。这是因为他根本不能实质性控制埃及的经济精英,阻断他们的上升,同时有效把持财廪,驾驭不了有限的*队,也驾驭不了“无限”的经济领域。绝对君主制和宋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区别就在于,宋制通过限制收拢*队来和经济精英保持“有距离的友好”,而绝对君主制靠和经济精英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就*役贵族来反向抑制前者。萨拉丁和后世的两个马穆鲁克王朝则都是另起炉灶自己组建一支国防*来抑制旧的*队和经济精英,然而这样做的唯一结果就是推动这些旧的*役贵族进一步消融在这些弟煮精英的手里,将治安*和经济精英的同盟关系反而融合得更紧密。从表面上看,这些治安*是国防*的附庸,但实际上正好反过来,真正有权力的反而是看似在野和“底层”的弟煮们。

这和我们之前分析的甘丹颇章*权的*治经济学结构是十分相似的,而且是缝缝里面嵌套着分封,在*的马穆鲁克和从属地位的马穆鲁克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一旦其中一方认为自己获得了*队内部的人事*治关系和在野势力的物权*治的优势,那么他就会采取大动作或者发动夺权,但是这个流变会一直发生,它的更迭速度会比土地兼并的70年周期更快,这在马穆鲁克王朝的历史中得到不断证实。马穆鲁克王朝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伊克塔制度的王朝,之前我就写过,伊克塔是什么?他比一般意义上的藩镇、*事领主制度还要过分,那就是无论贡赋还是*队完全都由自己主导,连这种委派分封都不是了,就是中央*权承认对地方控制的无效,完全放任自流,只希望你们能够在发生大灾大难的时候过来拱卫一下王室,这种放任自流的土地制度,实质上就承认了我们在上文中所说的老治安*与经济精英合流的*事-经济地主集团的存在,而阿尤布王朝就是在此基础上把马穆鲁克升格为主体*队的,马穆鲁克王朝只是把这种现状法理化和公开化了。

所以类似甘丹颇章*权对宗教首脑的选举,在埃及就是靠伊克塔利益集团的力量洗牌和马穆鲁克*队内部的乃外联动叛乱共同实现的。穆罕默德阿里虽然一度革除了马穆鲁克留下的弊端,但是他只是做的表面功夫,因为在奥斯曼灭掉马穆鲁克*权之后,马穆鲁克的伊克塔制度并没有消灭,而在野后的马穆鲁克也没有闲着,反而加入旧有的伊克塔集团,成为仍然在*基层的伊克塔首脑,穆罕默德阿里做的只是把马穆鲁克给干掉了,在基层使这些原先一直捣鼓阴谋和叛乱的伊克塔变成“和平的伊克塔”了。阿里这么做的基础就是废除这个阶层对双方都有利,对阿里来说,他们可以获得更直接的财税,对伊克塔旧精英来说,他们可以把这个在奥斯曼支持下闯进基层的武人阶层干掉,使自己恢复对于伊克塔的相对完整掌握。可以说阿里做的实际上就是把被奥斯曼打散的武人集团重组到一起,只不过这个集团不再依赖封地养活自己,而是靠开罗的统一*事*权提供中央集权式的供给。

但是之前的马穆鲁克王朝未必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他们办不到。阿里之所以能够做到,其实和巴西模式有关,所谓巴西模式,就是指通过对外出口大宗初级原料商品使自己的经济融入到国际市场中,将全国出口获利的财廪和*队装备更新的优先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特别是推行棉花种植,大部分利润都流入到弟煮阶层手里,而弟煮因为出口的把柄被拿在阿里手里,而且也从阿里的改革中得到了好处,所以也就愿意给阿里纳税,阿里拿着这些收入创制新式*队,同时以这部分受益的伊克塔和手里的新*为基础,发展出了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外贸伊克塔”,他能把废止的旧马穆鲁克以新的人员、新的统一模式聚拢到一起的关键,也在于这种利益关系和相对有效的笼络机制。他能够靠这些棉花伊克塔压制新*中的不安定因素。到了后期也就是二战后的新国家里,这种优势不复存在了,巴西模式本身的*变特质就显露了出来。

棉花种植在萨拉查治下的葡萄牙殖民地得到大力推广,特别是美国参战,导致美国南方的棉花种植也不在广泛流入参战国之外的市场,所以原先服务于葡萄牙本国纺织工业的棉花自给自足计划被进一步刺激,生产出的棉花量大大超过了其国内所需,折让埃及棉花的国际市场逐步压缩,其地位也不如19世纪和20世纪20年代之前了。其实就算是19世纪,埃及棉花能够抢占市场,也是托了美国内战的福,内战使得南方的棉花输出锐减(联邦*的舰船封锁了南方的主要港市,使得他们难以对外出口棉花),而内战后南方的棉花种植园主有依附与北方的借贷资本,很多棉花都主要供应北方的纺织业,所以这又抵消了一部分本应该用于国际出口的份额,这是埃及棉花种植发展的外部利好环境。

但是随着工业资本的垄断化和产业部门的重工业化,美国的纺织业已经趋于饱和,棉花供大于求,所以棉花的对外出口又膨胀起来,到年代初期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后发工业国像葡萄牙,它用于支付海外棉花的费用达到了国家外债的两倍,这使得葡萄牙国内发生了严重的通胀,道理和日本年左右扩*备战时期的“*需通货膨胀”是一个道理,只不过前者买的是棉花,而后者买的是美国的*械、石油、机床和废钢铁等。葡萄牙发动殖民地大种棉花,而美国除二战外几乎一致都在额疯狂输出棉花,这就导致埃及的那个“外贸伊克塔”很容易解体。在二战后的那段时间里,苏伊士运河仍然在英法合营的云和公司手里,而传统的经济纽带又受到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而濒临解体,所以才有了“自由*官俱乐部”的*变组织,其实在此之前,如果不是英国的占领,穆罕默德阿里王朝的统治早就被*变推翻了。这个改良的、以外贸伊克塔为核心的弟煮-*队联盟就已经不复存在了。

纳赛尔为什么能够稳定?主要就是因为抱紧了大腿,让处于西方国际贸易封锁的苏联当接盘侠,把原先那些在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体系中丢掉的份额补回来,而且最让纳赛尔惊喜的是,苏联是一个*火篮子,你用棉花换东西,除了一定的钱,最多的就是可以买*火,这样埃及穆罕默德阿里的新马穆鲁克稳定机制又维持了一段时间。直到纳赛尔去世,萨达特上台,他也继续使用了一段时间这个机制,但是勃列日涅夫根本不会像没买过对以色列那么用心,所以对以色列战争一直都打不赢,让纳赛尔郁郁而终。以色列是英国楔入中东的运河钉子,但被美国“创造性运用”,变成了反手把苏联套进对西欧石油战的一个助推器。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说实话在最激烈的时候以色列真的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美国对以色列真可谓“置死地而后生”。而以色列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主儿,在狙击苏联的石油战中立下大功后,很快就发展成了地中海财团的领头羊,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英法,英法从棋手沦落到棋子,而以色列从棋子上升到棋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迹。

萨达特自知埃及并没有那么重要,特别是一旦在苏联“螳螂捕蝉”的计划成功后,会不会把埃及作为一个筹码交换给美国都不知道,如果那样做的话,埃及就彻底完蛋了,受到以色列和美国的共同宰割,所以还不如先下手为强,把苏联人赶走,跟美国示好,这样至少还能凭借手中的苏伊士运河成为美国的座上宾和一般盟友,美国也不会帮着以色列宰割自己。如果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也能明白为什么埃及此时要投靠美国,苏联为什么和埃及结好?还是为了运河。苏联真是一个贸易大国吗?不是,那他为什么要拿下运河呢?单纯为了阻断西欧的重要贸易线吗?这种作用是很次要的,因为修大不了了跟达伽马时期绕到好望角一样能做贸易,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能绕太远的道耗太长时间实现的,那就是能源。

中东的能源运输到西欧,最经济的路线就是走苏伊士运河,最后一次大规模中东战争之前以色列和埃及之间的形式已经达到什么状态了?以色列人已经占领了整个西奈半岛,贴着苏伊士运河修建了巴列夫防线,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也被以色列占领了。埃及如果失去了苏伊士运河,他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就会彻底没有了,因为苏联本身大中东战争和支持印度打赢第三次印巴战争,实际上都是为了在石油战中逼迫西欧必须进口苏联的油气,苏联如果做不到随时封锁苏伊士运河的能力了,那他还要你埃及作甚?埃及直到自己很快也会在苏联那边不吃香了,所以就像刚被英国狠搓一顿的沙俄一样,赶紧把挨着加拿大的阿拉斯加甩手卖掉。埃及虽然没有明码标价,但是向美国靠拢,实际上就是要把苏伊士运河被以色列占领之前“卖给”美国,这样也能真正的保住自己的领土。

苏联给埃及维持自己的外贸伊克塔和类似的“先**治”模式,但是苏联支持它的资源投入的前提是维系石油战的交通锁钥仍然在埃及手里,苏联只想把埃及当工具用,所以不可能像美国投入帮扶以色列的那种资源和决心,所以埃及只能输掉战争,输掉战争意味着苏联的投入必然大幅降低甚至出卖埃及的利益,埃及的外贸伊克塔也不能延续,所以埃及只能及时去报美国大腿来维系自身的相对稳定,即便棉花衰弱,但仍然留着运河的收入和战略价值,美国就肯定会*事、经济援助埃及,稳住埃及,所以即便不指望新马穆鲁克体制维系下去,也要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这正是萨达特的用意。但是穆巴拉克继任后,这种弱势新马穆鲁克体制就进一步衰落,因为美国也就在*事上援助埃及,但做不到在经济上输血埃及。

与此同时,萎缩的新伊克塔逐渐倒退回旧伊克塔模式,而之前我们所说的血缘-地缘-跨地域的宗教延伸,又在弟煮身上得到“复兴”,就旧伊克塔之所以难以完全推翻弱势马穆鲁克的世俗**府,唯一原因就是武器装备的差距和美国的背后加持。一个原教旨主义的*权不利于美国推行中东*策。也就是说,这里面出现了一个奇异的共生状况——美国支持的世俗**府与旧伊克塔模式的弟煮-宗教-民兵混合体并存,但是我们一搜穆兄会的底子,发现也在伦敦,资金来源也都和美国国会什么的有巨大关系,所以朝野都是美国的一台戏,朝野更迭都是美国说了算,即便出现自发的宗教运动,如果美国发现对自己没有益处,也会支持*方拿掉;反之,就会鼓动他们演变成“阿拉伯之春”,这就是美国颜色葛明的真相——不仅颠覆反美的,而且就连自己的盟友用着不称手了也会鼓励怂恿*变做掉自己扶持的代理人,埃尔多安这个民选总统在前几年就险些着了美国的道,美国真可谓可谓吃人不吐骨头的笑面虎,跟他做盟友不管民选还是强人一样会蒙难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